Our blog.
国产称重传感器用创新实力说话

14

0

评论

行业资讯

分类

国产称重传感器用创新实力说话 .

发布于行业资讯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需求的不断增长,称重传感器的厂家也慢慢增加了起来,如何才能在市场上做的更好,不难分析出,只有在不断的提高传感器的技术和服务方面下功夫,才能走在市场需求的前沿。

智能生活将生活中的各种物品串联在了一起,物联网的壮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IDC的预测,全球物联网市场的规模将在2017年由2013年的5.4万亿美元增至7.3万亿美元。而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等一系列新型生活方式的崛起,为传感器带来产业链淘金机会。其中包括MEMS传感器等,作为产业链上游技术的核心,原本用于汽车、智能手机的MEMS传感器系统开始强势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

告别“价格竞争”:称重传感器用创新实力说话

称重传感器技术是电子称重技术的重要基础,称重传感器是电子衡器和电子称重系统的核心部件。现代称重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称重传感器技术的进步,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现代制造技术、防护密封技术等的发展,又为开发新型称重传感器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为满足国际电子衡器市场的需求,在称重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与工艺的研究,定型产品工程化生产和新产品开发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使称重传感器向着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建立了设计技术拟实化,制造技术虚拟化,生产工艺网络化的现代企业信息系统。

它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动态仿真系统;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的虚拟技术和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系统;网络化的生产工艺流程监督、监控系统等。每个国家都出现了多个年产20~40万只称重传感器的著名企业,产品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均为国际一流水平。

简而言之,这些企业成功的经验是加强基础研究,创新工艺装备,严格制造工艺,全面质量管理。

我国称重传感器从20世纪80年代20多家企业先后引进美、日等国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小批量生产,到90年代自行设计大批量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当时人们对称重传感器产品的认识是:多品种、小批量、低成本、高收益、投资少、见效快。于是导致各系统的一些企业和个人纷纷进入此行业,使生产厂家迅速增加到160多个,造成市场拥挤,加剧了市场竞争。仅几年时间称重传感器产量大幅度上升,而质量却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让人揪心。

一些企业为了多销产品,就打价格牌,谁的价格低,谁就是大赢家,价格大战已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他们当中有的企业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工艺装备和检测手段,东拼西凑组合出产品;有的企业只具备一定的生产条件,在利益驱使下,为了降价格抢市场,竟不顾国家标准和产品质量法,用低档原材料,元器件生产出成品,以次充优;有的虽具备生产条件,但为了拼成本,不按定型鉴定时样机的制造工艺生产,改材料、换元件、减工艺,只求勉强合格或人为”合格”.

价格竞争的恶果,在称重传感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突出的表现出来:1997年合格率仅为17%,2002年合格率也只有37.5%.1998年到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对电子计价秤产品质量进行了6次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一直徘徊在5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还是称重传感器温度性能不合格。

尽管一些独资、合资企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稳定的产品质量,在技术与工艺上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受价格竞争的影响,内销产品数量逐年减少。国内一些老牌骨干企业,面对价格大战,还是坚持主要原材料、元器件不变,制造工艺不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内部挖潜,降低成本,在国家监督抽查中经得住考验,取得了全部合格的好成绩,但利润却逐年下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对严峻挑战。

我国称重传感器的总体质量水平,其实质反映的是总体技术、工艺和管理水平,目前已经影响到电子衡器的发展。

如果企业一味降价,一味让利,甚至无利销售,就不可能有资本的原始积累,企业就没有能力去研究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从而也就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我国的称重传感器行业实际上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这样下去是十分危险的,我国称重传感器与工业发达国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甚至永无赶超之日。

国内称重传感器生产厂家和政府各级质量监督部门应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我国称重传感器的总体质量水平。解决质量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标本兼治,从源头抓起。

各级质量监督部门要以法行政,不谋私利,各生产企业要提高计量法制意识,保证称重传感器生产必备条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以法生产,确保生产出质量合格并始终如一的产品。

只有变“价格竞争”为“质量竞争”、“创新竞争”才是提高我国称重传感器总体技术与工艺水平,总体质量水平,跟上国际技术发展潮流,融入国际市场的正确途径。

没有评论